六月中文网 - 历史小说 - 醉美武唐在线阅读 - 第二章 拜师楚思文

第二章 拜师楚思文

        刚入屋中,武攸暨便看见一个男子端坐在书桌旁,男子三十岁上下,身着粗布青衫,体型瘦削,气质儒雅,面容俊逸,给人以脱俗之感。

        桌上焚着檀香,淡淡青烟更衬托出男子水墨画般的气质。武攸暨心想:"这想必就是先生楚思文了,但就这份卖相来说,当真是与众不同。"

        武攸宁拉过弟弟道:"先生,这便是二郎攸暨,今日阿娘让他来拜先生为师,还请先生收录门墙。"楚思文面带笑意道:"我不过荒野之人,当初在穷困之时的令尊相助才得以存活,令尊与我有大恩,我自当尽心教导,方不负令尊所托。"

        武攸暨听得先生这样说,当即执弟子礼拜向楚思文,道:"攸暨承蒙先生不弃,收为弟子,日后定当尊师守礼,跟随先生身边。"楚思文看着弟子如此识得礼数,全然不像有些豪门子弟那般鲁莽,很是欣慰的将武攸暨扶起,让武攸暨和武攸宁一同坐在对面的方榻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楚思文看着端坐在榻上的武攸暨道:"不知二郎之前可曾断文识字?"武攸暨心想:"还好自己是历史系本科生,平日里因为学习需要也接触过不少唐朝楷书,倒也能认得大半。"

        想到这里,武攸暨便回答道:"平日里看阿兄读书,跟在后面也识得一些字,只是不多,勉强能看些简单文章。"这边听着的武攸宁就纳闷了,心想:"二郎曾几何时能识字了,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二郎应该是今日才正式启蒙呀。"

        楚思文听了武攸暨的话当即来了精神,六岁孩童能识文断字虽然不能算是神童,但已经是极为难得了,若是二郎当真有这个天赋,自己倒是可以将这一身学问找个传承之人了。楚思文便从书桌上取出一册论语,指着第一篇学而篇道:"那你就把这一篇论语读给我听。"

        武攸暨从先生手中接过论语,忐忑不安得读了起来:"子曰:"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……子曰: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"虽然学而篇里面确实有些字确实不认识,但是武攸暨凭借着前世对论语的熟悉,还是读了个七七八八。

        刚读完便听见屋里想起一阵掌声,武攸暨睁大双眼好奇地看着先生,露出一副小儿特有的憨态,此时楚思文看着武攸暨的眼神充满了炽热,在没有接受正式启蒙之前,仅凭耳濡目染就能够大概读出论语的学而篇,这绝对是一般人做不到的。看来上天带我不薄,虽然让自己失去了功名,却能收的这般天赋异禀的弟子,如能将自身的才学尽数传授,也是不枉此生了。楚思文连道两声:“很好,很好。”这才压制住内心的激动。

        楚思文控制着有些颤抖的声音道:"既然二郎已经能够认得一些字,那么今天开始你便和你兄长一起跟在我后面学习四书五经吧,你虽然年少早慧,但是不可得意,以免误了你自己。"楚思文害怕自己耳朵得意弟子年少轻狂,被夸了几句后便志得意满,不肯用心向学,便就在最后劝诫了一句。

        武攸暨听了先生的话自然不敢反驳什么,为了博得先生的好感,还做出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,轻声应承了下来。该考验的考验完了,该说的也说完了,楚思文便拿起论语道:"今日开始,我便为你们讲授论语,你们需得仔细听着。"武攸暨和武攸宁跟着应了声"是"。

        武攸暨本身倒也是块学习的好料子,只是听楚思文讲授了一遍论语便能复述个大概,虽不能说是过目不忘,但是是相去不远,这样一来楚思文对武攸暨这个小弟更加喜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秋天日头短,早早的天色便暗了下来,下学的时间自然也比夏日早了些,武攸暨、武攸宁兄弟俩便踏着金色的晚霞出了先生的院门。

        楚思文望着两个弟子出了门,面带微笑的轻捋颌下几缕青须,显然对自己今日刚收的这个小弟子武攸暨满意至极。"二郎不仅天赋过人,而且尊师重道、勤于学问,比起大郎好了不少。而且二郎姑姑贵为皇后,皇后娘娘虽然权势不小,但是毕竟孤家寡人,将来势必要引武家为外戚,作为朝堂之上的助力,才能稳固自身地位。这样一来,将来二郎出将入相也不无可能,自己胸中的治国之策未尝不能通过二郎实现。"

        经过这些年的打磨,楚思文的功名之心虽然早已淡化,但是一想到自己的满腹才华,空有治国之策却无从施展,就倍感唏嘘。如今看到自己的抱负终于有机会实现了,楚思文的内心欣喜异常。

        "二郎,你真厉害,平日里就看着我读书你便能识得这么多字,哪像我这般学的这样慢。"刚出院门武攸宁便急着对武攸暨说出了自己的惊讶。

        武攸暨自然不会告诉他事情,也不愿解释太多,只是挠了挠头,故作羞涩道:"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,看字看多了也就会了。"武攸宁虽然觉得很惊讶,但是弟弟能这样聪慧他也替他感到高兴,毕竟自打阿爷被赐死后,兄弟两人就生死相依,关系也更加亲密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天是武攸暨第一天进学,是以杨氏早早就掐好了下学的时间,站在前院大门前等候。杨氏远远的看见武攸暨和武攸宁并肩走了过来,便大步迎了上去,一手一个牵住武攸宁和武攸暨。

        杨氏问道:"二郎今日第一次进学,可能听懂先生的话?"不等武攸暨回答,武攸宁便接过话头道:"阿娘,二郎今天虽然初次进学,却得了先生夸赞,说二郎天资聪慧,是块读书的好料子呢。"

        杨氏听了武攸宁的话脸上露出笑容,好奇的望向武攸暨,武攸暨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道:"先生只是为了让孩儿一心向学,这才赞了孩儿几句,大兄实在言重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人夸奖,杨氏自然自然能听出二郎是在自谦,杨氏顿时喜上眉梢。

        自打武怀道去世,杨氏每日便过得惶惶不安。眼下这两个孩子便是杨氏一身的依靠,自然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,杨氏溺爱的将武攸暨和武攸宁揽入环中,柔声道:"大郎、二郎都是阿娘的心头肉,你们能这般晓事阿娘很欣慰。楚先生才高八斗,深得你们父亲的推崇,你们以后可要好生向楚先生求教,武家以后还要靠你们振兴呢。"

        趴在杨氏怀中的武攸暨,武攸宁相互对视了一眼,便都重重的点了点头,兄弟同心,兄弟二人仿佛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坚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