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中文网 - 历史小说 - 苏厨在线阅读 - 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又见谤诗

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又见谤诗

        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又见谤诗

        程颐搞的那一套学制,苏油也在都堂上拿了出来,提出了一个“初级阶段”的概念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套东西,嗯,怎么说呢,虽然已经不太适合进入力求让天下蒙童皆得读书阶段的大宋,但是作为初步进入文明启迪阶段的辽国来说,还是很有用的嘛。

        老话说得好,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,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,要不,咱给辽国将这套学制送过去?

        就这样台谏一帮子大爷都还不乐意,辽人都都整明白诗书礼乐?

        苏油在都省会议上好生说服,春秋大义,文化认同,远在东胜州的夏季遗民都要照顾,何况家门口边上的契丹人呢?

        人家不愿意学习也还罢了,现在人家求上门来却予以拒绝,这不是妄自尊大,与夫子有教无类之意大谬吗?

        最后好说歹说,总算在都省得以通过,大宋将援助辽人大兴文教,按照程夫子那套办法建立学宫学制。

        甲戌,苏颂等奏撰进《汉唐故事分门增修》,高滔滔下诏以《迩英要览》为名,作为赵煦童鞋的专门教材。

        己卯,以去冬迄春,雨雪愆期,诏罢春宴。

        辛卯昼,有流星自东北向西北急流,至浊没。乃罢幸琼林苑、金明池。

        夏,四月,甲辰,罢大礼上尊号。戊申,罢大礼使及奏告宰执加赐。

        乙巳,苏油等以久旱求罢,不允。

        丁未,朝廷再起波澜。

        知汉阳军吴处厚言:“蔡确谪过安州,不自循省,包蓄怨心,尝游车盖亭,赋诗十章,内二章讥讪尤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奏至,左司谏吴安诗首闻其事,即弹论之;御史台纷纷跟进,交章乞正确罪。

        壬子,诏令确具析闻奏,仍委知安州钱景阳缴进确元题诗本。

        苏油完全没有想到,蔡确已经被贬得一步到位了,竟然还是发生了“车盖亭诗案”!

        因为知汉阳军的吴处厚本来和蔡确是好朋友,蔡确当政之后,吴处厚以为自己上进的机会到了,在地方上积极配合,搞得天怒人怨,结果蔡确并没有如他所愿,于是吴处厚便对蔡确暗生芥蒂。

        蔡确一辈子打雁,临老却被雁儿啄了眼,他以为吴处厚跟他还是老交情,哪里想到吴处厚处心积虑想要跟他撇清干系外加打击报复,看到蔡确给他展示的诗稿之后,立刻抓住了机会,刻意曲解,上奏朝廷。

        吴处厚的奏章里,说蔡确“五篇皆涉讥讪,而二篇讥讪尤甚,上及君亲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中第二首“睡起莞然成独笑,数声渔笛在沧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里蔡确笑得不怀好意,“方今朝廷清明,不知蔡确所笑何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第五首“叶底出巢黄口闹,波间逐队小鱼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里是讽刺朝廷启用新人,他在这里自吹老资格。

        第八首“如带溪流何足道,沉沉沧海会扬尘。”喻国运必生大变;

        第九首“闻说桃花岩畔石,读书曾有谪仙人。”是心怀不满,认为朝廷对他处置不公;

        第十首最可怕,“矫矫名臣郝甑山,忠言直节上元间。钓台芜没知何处,叹息思公俯碧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郝甑山时唐高宗时代的大臣郝处俊,在上元年间唐高宗想传位给武则天,郝处俊上书表示反对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把当今太后比做武则天;是心怀不满,认为朝廷对他处置不公!

        于是右谏议大夫孔文仲、左司谏吴安诗、右正言刘安世,皆上奏请求治蔡确的罪。

        高滔滔下诏让蔡确自己解释,蔡确也上书为自己申辩,将诗作的过程写得非常清楚。

        苏油、范纯仁、苏元贞上书认为这些诗文和从蔡确事后的自辩来看,蔡确本来就是吟咏山水,没有诋毁朝政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苏油更是以乌台诗案为例子,说明诗人寄兴启赋,乃是常态,反倒是台谏小题大做。

        太皇太后言为师则,行为世范,动静皆合礼仪,升降皆依制度。

        临制以来刷新朝政,爱惜人民,虽辽人有水旱饥馑,也难免伤怀动容,命边州妥为收治,岂是武则天可比?

        虽亲私如二王、公绘,但有小过,即行黜罚,可谓大公无私,不偏不坦,岂是武则天可比?

        礼敬元老,奖拔仁臣,爱行宽政,减免天下欠逋,这是武则天能做到的?

        太皇太后与武则天,相去不啻天壤,如果因为太皇太后临朝称制,就连讥刺武则天都成了忌讳,这是将太皇太后看成什么了?

        以太皇太后的心胸、仁德、品行,会连这个都忌讳?

        苏轼也远在京师大学堂上书,认为蔡确固然是小人,但是吴处厚同样是小人,小人之间使用这样的手段相互坑害,希图达到自己的目的,这本是常态,本就是小人的惯用伎俩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要是正人君子也跟着起哄,就是中了小人的圈套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更严重的,却是此举会打破朝堂本来的清宁,给后世创下以文字罪臣的坏榜样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却又是小人无所顾忌,而君子不得不忧惧之处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台谏依旧愤怒,认为蔡确的罪状显明,不用申辩,甚至指责有大臣在包庇他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安世上书:“确不知图报,犹怨望作为诗什,辄敢谤讪,罪状显着,法所不赦。

        陛下以天地父母之德,不忍加诛,俾全要领,已出再生之赐。

        谓宜投诸四裔,以御魑魅,而尚玷卿列,中外之论,皆谓失刑。

        臣闻赏罚者人君之大柄。伏惟太皇太后陛下保佑圣躬,恩德隆厚,而确恃逆不道,妄有诋斥,人神之所共怒,覆载之所不容。

        今来责命太轻,未厌舆议,非惟央釭宗之意,亦恐伤陛下孝治之风。

        伏望圣慈更加详虑,更行窜殛,以慰人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角度相当清奇,意思是如果纵容蔡确诋毁高滔滔,那么赵煦童鞋就是“不孝”,大宋以仁孝治天下,这招完全可以将蔡确置于死地。

        范纯仁、王存、吕大防、刘挚认为蔡确本已贬罚过重,朝廷刚刚复其学士,就算要罪,也不能如吴处厚一般,搜罗文字成罪。

        丁未,高滔滔出旨,让苏油觐见。

        苏油如今算是体会到了司马光和吕公著等大佬在前头顶着的好处,台谏这番作为,实在是牵扯了宰相太多的精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天气开始变热,杭州最近传出疫情,让苏油高度紧张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对谁都信不过,而且疫情当中派谁去都不合适,正好他也要请见高滔滔,准备让苏轼带着医学院的人才奔赴杭州。

        来到偏殿,高滔滔与赵煦都在,苏油问过起居,方才问道:“未知太皇太后相召,所为何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高滔滔不答,反问道:“近日奏事,见明润有忧色,是吕公去后,朝政上有什么为难之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苏油赶紧欠身:“劳太皇太后垂询,是臣失职了。是这样,杭州府奏报近日有疫病流行,知州杨绘又受王永年案牵连去职,臣想让子瞻出知杭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永年本来是个商贾,因为娶了宗室之女,得右班典殿直,兼汝州税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来王永年想要回京城,便委托之前结交下的汝州知州窦卞帮忙,窦卞便找到了杨绘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绘是大名士,大词人,当年赵顼的翰林学士,后来做到知谏院。

        杨绘是出名的热心肠爱帮忙,石薇怒杀驸马府车马的时候,是杨绘第一时间赶到赵顼身边,与吕惠卿硬怼,拖延到王中正赶来奏报实情,保住了石薇的声名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杨绘这回倒霉,本来又是帮窦卞个小忙,给王永年谋到一个监金耀门书库的差遣而已,没想到因此牵连进一桩大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