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中文网 - 历史小说 - 明末求生记在线阅读 - 第十一 章 天崩三

第十一 章 天崩三

        第十一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天崩三

        罗玉龙此刻有一种走投无路的感觉。

        徐州失陷之事,他已经知道了。前有拦截,后有追兵。几乎有一种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的感觉。

        罗玉龙的军事才能不能说没有,他能在前期将多尔衮逼得只能步步后退吃瘪,就能看得出来。罗玉龙作为一方统帅是合格的,但是也仅仅是合格而已。所谓兵败如山倒,处于他这个位置上,只有两万多残兵败将。

        即便是韩信岳飞处于这个位置上,也只能先撤退,等站稳脚跟再图后举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罗玉龙自然没有什么反败为胜的办法。甚至连逃走的办法也想不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天无绝人之路,这个时候,罗玉龙终于找到一条生路,那就是运河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河并非什么地方都结冰的,虽然小冰河时代冬季分外严寒,但是黄河运河段,却仅仅有一层薄冰,并不影响行船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运河之上的船只虽然多,但是一时间想凑集能装载两三万人马的船只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。。

        后面追兵逼近,罗玉龙不得不已放弃了一部分士卒,带着本部亲卫先行上船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他一走,后面的士卒就乱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撤退从来是高难度的军事行动,即便是后世民国的军队,也常常撤退撤到崩溃,更不要说这个时代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罗玉龙站在船上,看着后面的士卒为了争夺船只而杀成一团,再远处,就有骑兵掀起的烟尘,一时间哽咽在心,所有精气神都被抽空了。罗玉龙从小到大作战,从来以勇猛闻名,但是今日一逃,再逃,将麾下士卒一次又一次的扔给了清军。他心中矛盾之极,一来鄙视这样的行为,二来,知道自己干系重大,不得不为之。他这样做是为了大局着想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轰,轰,轰。”一阵炮声响起,这炮声并非来自后面,而是来自前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报,清军在前面拦截。”罗玉龙立即用千里镜看过去,却见在河岸之上,摆着几十门大大小小的大炮。如果不是徐州一段,冰层比较厚行不得船,多铎自然想顺流而直下。没有办法之下,只能用这个办法拦截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以这个时代的火炮精度与威力,这样向运河里面轰击,固然能击沉击伤一些船只,却拦截不住多少。罗玉龙只能不是倒霉被发现,应该能过去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罗玉龙心中甚至生出一种自弃之心,暗道:“死就死了,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只是清军的火炮终究没有打中罗玉龙的船

        。

        多铎见罗玉龙飘然南下,心中恼怒之极。与阿济格等人汇合之后,一时间多铎这个征南大将军麾下人马,有二十多万,比起张轩这个征南大将军不逞多让。随即兵分两路,一路在运河上收拢船只,另一路从运河两岸南下,一路攻克两岸城池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此刻,罗玉龙终于回到了淮安城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应元再次见了罗玉龙的时候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
        出征的时候,罗玉龙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,让张应元看出了当年罗汝才年轻时候的样子。但是此刻罗玉龙的样子,犹如行尸走肉一般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应元不由说道:“陛下,今日虽然大败,但是事情还没有到不可为的地步,陛下抖擞精神,为大夏江山社稷,与清军再战一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罗玉龙努力振作,但是语气之中,却有一点心虚,说道:“张叔,而今该如何是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应元说道:“放弃江北诸城,防御扬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而今陛下手中不过万余败兵,而臣在淮安也不过两三万人马,但江北诸城之中,多则万余,少则千余还有不少人马,聚沙成塔,聚少成多,能收拢数万人马,再配合扬州坚城。只要稳守扬州,有长江水道,调集各路兵马来援,特别是郑国公的征南军。只要守好长江一线,修养生息,请陛下卧薪尝胆,十年之后以图再举不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。”罗玉龙此刻根本没有主意了,也不管张应元的办法行还是不行,就好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,说道:“张叔只要能为朕挽回危局,朕不惜封王之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放心。”张应元说道:“老臣定当竭尽全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对于曹营老人来说,他们与大夏早已命运相连了,正如罗玉龙丢到后面的曹营老卒,为何宁死不投降,对张应元来说,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    夏朝在,张应元可以是国公,是郡王,亲王,但是夏朝不在,他能在清廷那个得到更好的吗?决计不可能。他是夏朝的权力核心层,就如满清的八旗子弟一般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即便是投降了,对方也不会信任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应元当机立断,也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了,立即将罗玉龙送往扬州,传令淮东,淮西两镇驻守人马,立即放弃驻守之地,速速南下,在扬州集结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后方的集结,张应元决定在淮安城之中挡上一阵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在张应元组织撤退的时候,大夏其他各部也都在撤退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先撤退的人,并不是别人,正是袁时中。

        袁时中

        战场嗅觉相当的灵敏,郑亲王还没有达到战场,袁时中就嗅到味道不对了。等罗玉龙丧师的消息传来在,袁时中立即与高士衡商议局势如何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一战不能打了。”高士衡说道:“陛下战败,不知生死,这消息被我们封锁。但是封锁不了几日,等消息传开,定然是人心惶惶的局面,倒是不要说打仗了,就是能全须全尾的撤下去,也不可得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必须撤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而且是马上走,迟了就来不及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袁时中说道:“高大人所言甚是,只是我们往哪里撤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凤阳那边,我是不敢想了,徐州为东虏所站,我恐怕到了凤阳的时候,凤阳已经为东虏所有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高士衡说道:“卫国公不妨与我一起回襄阳吧,东虏派宗王西征,目标定然是襄阳,襄阳乃天下锁钥。不克襄阳,则东虏难以南下。你我互相照应一下,也一旦有一个万一,也能保全大夏半壁江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显然高士衡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就是罗玉龙已死,江南等地不保的打算。

        袁时中听了之后,心中有些心动,暗道:“我那义弟就在湖南,我们只要站稳脚跟,等他北上,定然能稳定局势。”一想到张轩,袁时中紧张的心情,反而安定下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轩或许都不知道,他不知不觉之间,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主心骨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袁时中心思镇定下来之后,思路反而清晰了,沉吟了一会儿,说道:“高大人的好意,我心领了,只是而今我却不能去襄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为何?”高士衡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襄阳城池之坚我早就知道了。”袁时中说道:“只需能坚持一两个月,援兵必至,我这数万人马去与不去,也无关紧要,只是却有一点不得不重视,就是义武三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一旦东虏从三关南下,则湖汉为之不保,则大势去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想驻守信阳。信阳易守难攻,只要信阳不拔,清军也不敢越桐柏山而南。如此才能保全江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我两相互扶持,共度时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高士衡见袁时中这样说,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之所以拉袁时中去襄阳,固然有共守襄阳的想法,但还有一个没有说出来的想法,他想与袁时中抱团。面对他心目之中最坏的局势,也就是江南为清军所占领的局面。

        到底是夏朝底蕴太过浅薄了,一场大败之下,连高士衡如此重臣心中都起异样的心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