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中文网 - 历史小说 - 明末求生记在线阅读 -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龙山之战

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龙山之战

        明末求生记第一百四十一章大龙山之战第一百四十一章大龙山之战



        安庆城附近,湖多山少,大龙山已经是附近最高峰。



        而此刻的大龙山山麓之上,鏖战能浓。清军这一战主将是务达海。作为满清的宗室将领,多次跟随多尔衮与多铎征战。从多铎攻腾思机,也立有大功。也是多铎的亲信。也算是多铎同辈堂兄弟。



        此刻务达海就站在大龙山麓的山顶之上,大龙山是一座小山,虽然数座山峰,但是真正想要夺取的就是南边这一座。而今务达海站在山峰之上,极目远看就能看到了安庆城的轮廓。



        这山峰并陡峭,在山顶之上,也有一块不太小的营地。故而清军在上驻扎了一支人马,并不多,大抵有数千人,也安置了不少火炮,故而居高临下炮声隆隆。



        务达海所部并非全是八旗兵,而是满汉混合。八旗兵就是务达海本部人马。还有一些汉兵作为辅助人马。



        此刻层层把守在山道之上,人虽然不多,但却不落下风。务达海见下面旗帜一重接着一重。最高大的是卫王旗帜。



        此刻督战的就是袁时中。



        袁时中也没有冲在最前面,而是提拔了几个旧部,以袁时敏为首诸将,各领数千人马,仰攻大龙山。而今的袁时中也今非昔比了,当初不会打仗的袁时中,数经磨砺之后,在用兵上也有几分得心应手之态。



        虽然将战争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。但是往下说,也可以说是一门手艺活,即便资质平庸之人,只要打仗多了,也会有几分心得体会。或许不可能到卫霍之境界。但也可以支撑场面,并没有什么疏漏了。



        只是没有人能付出其中代价。只有在乱世之中,自然筛选出一批人马来。其中付出的性命到底有多少,谁人又能知道啊?



        袁时中将营地靠着大龙山西北方向安置,这里也是一片高坡。北边却也是数座山峰就是大龙山余脉。袁时中的营地北靠群山,南面居高临下,也是一个上好的营地。可以作为支撑。与安庆城遥遥相对,让清军不敢大举西进,而且这种地形,也让清军的骑兵没有用武之际。



        此刻他本阵距离营地不过数里之地,防备清军的突然进攻。周围都放出了不知道多少探马,清军一出营,这边就会知道。就能撤到营地之中。



        袁时中此刻举着千里镜看过去,却见青山隐隐之中,这样那样的旗帜,在山木之中,若隐若现的。



        山上攻战,还是比不上平原,因为山势的原因,很多地方都不会派兵攻打的。虽然大龙山不是什么高山名险。但是一些陡峭的地方,也是不太适合攻城的,袁时中就选了大龙山西侧,数个坡度,作为进攻的通道。

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平缓的山坡,作为道路是可以的,甚至也能开辟出梯田。但是想容纳大军作战,却是不能了。只能分散开来,分路进去,但是清军火炮猛烈,夏军一时间攻势缓慢。



        金声桓见状,有些忍不住了,上前拜倒,说道:“王爷,请让我出阵。”



        袁时中说道:“不急,不急。”



        这数年以来,金声桓在袁时中手中,已经成为袁时中麾下第一大将了,最为袁时中器重,在北伐,河南,信阳诸战之中,皆是战功第一,身上还挂了一个伯爵的名头。



        出征之时,还被张轩特别召见,安抚了好一阵子。



        金声桓此刻正士气高昂,一心一意想在开国之时,搏一个世袭罔顾的功勋。几乎按捺不住了。



        袁时中却稳重多了。



        说时候,对袁时中来说,朝堂上的那一套,对他来说,比打仗好学多了。在罗汝才,罗玉龙父子两代人,特别是罗玉龙在位的时候,可是大力削藩,但是对罗玉龙却没有怎么针对。



        这固然是罗玉龙知道事情要有轻重缓急。但也有袁时中的手腕。他对罗玉龙的种种作为大加配合,主动到了罗玉龙自己都觉得不得不安抚一下的地步,放他的家眷到凤阳短住,探望罗玉龙。


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罗玉龙的这一个决定,让袁时中全家逃过了南京一劫。原来在随军,后来安置在信阳,这一次出征之战被安置在武昌。



        经历的越多,袁时中越发的沉稳,有一国重臣的镇定,但是这种镇定之中,也稍稍带出来一些暮气。每当考虑战事,都要思虑万全才会下手。但是战场之上很少有万全之策,于是乎袁时中的决策就有一点保守了。这种态度,在袁时中封王之后,越发明显了。



        一来他觉得富贵已足,已经到了谦逊保身的地步了。他不过一乡间穷秀才出身,数年之内,身为王爷,在大夏之中,也不过数位而已。成为大夏权力核心层,他感激张轩的同时,也不想出什么差错。只要能保住这王位就足够了,想来天下大定之后,论功行赏,在卫王上面加了一个世袭,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。



        二来,他也知道伴君如伴虎。他已经是卫王,再往



        上面,又能封赏些什么?功高不赏,是一个什么结局,他太清楚不过了。自然是不求功,也不求过了。



        也幸好有金声桓在。



        金声桓与袁时中比起来,两人年岁虽然相仿,态度全然不同。金声桓却是一并锐利的尖刀。正是功名之心炙热极了。特别是在金声桓心中未必多瞧得起袁时中,觉得袁时中能有今日,不过是时运所致,他金声桓如果有袁时中的时运,决计不仅仅是而今这个样子。



        金声桓说道:“王爷,陛下已经数次询问大龙山战事如何?如何不急?”



        袁时中说道:“打仗之事,张弛有度。这大龙山之上,不过数千人马,山也不算险。如果想攻下来,却也是能攻下来的。只是攻下来之后,会如何?”



        金声桓听了,略略沉吟片刻,说道:“清军决计不会让大龙山在我手中。”



        袁时中说道:“对。正是如此。”袁时中眼睛之中,精光一闪,说道:“我们要大龙山如何,只要决战之日,大龙山在手就行了,这数日以来,山上的情势早已谈明了。而清军屡挫我军,士气已骄。到时候,不过是一鼓而下的事,放心到时候,就是用你的时候。”



        金声桓听了袁时中的算计,心中也有几分佩服。



        袁时中这样做好处有两个,第一不用与清军在大龙山反复厮杀,消耗兵力,第二,就是借助清军的力气,修建好在大龙山的炮台,不用他们多费工夫。要知道,大龙山虽然不陡峭,但是想将数十门重达千斤以上的红夷大炮,运输上去,也是一个问题。



        当然唯一的问道,就是袁时中所说的一鼓而下,能不能行。



        但是对这个问题,金声桓从来不在意的。该因他已经观战数日了,对清军的种种手段,早已烂熟于心,早已想好了如何应对。如果不是有信心,能一举夺山,金声桓也不会轻易请命的。



        “王爷英明。”金声桓恭维道,倒是有几分真心实意。



        袁时中正色说道:“金将军,你现在好生看着,等用你的时候,决计不能出了差错。”



        金声桓说道:“末将明白。”他答应一声,就举起千里镜细细观察,两个人一阵不说话,似乎沉浸于对清军阵地的观察,至于为了他们的计划,有多少夏军士卒,都战死在大龙山山坡之上。却丝毫不在意。



        “报。”远远的有一阵马蹄传来,说道:“东虏大营有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