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中文网 - 历史小说 - 明末求生记在线阅读 - 第五十一章 择将

第五十一章 择将

        第五十一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择将

        如果说张轩没有想将在台湾的荷兰人给剿灭,甚至将大夏的势力延伸到南洋,那是不对的。但是多少历练下来,张轩却是一个极其务实的人。事情有轻重缓急。

        故而,在东虏没有覆灭之前。张轩没有心思与精力再开一道战线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而今,却不得不为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轩起身,缓缓的踱步,一时间没有人说话,张轩忽然站定,说道:“吴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吴梅村说道:“臣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轩说道:“拟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。”吴梅村立即将笔墨纸砚都准备好。他一只手挽着衣袖,一只手捏着墨条,在砚台之中,缓缓的转动。一丝丝墨水晕散开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轩说道:“下令闽国公,夺情视事。来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随着张轩一声旨飞出,不过数日功夫,就来到了福建。郑成功也早有准备。接到圣旨之后,不数日就来到了南京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轩早就等着郑成功的,早就传令下去,令郑成功越次觐见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乎,郑成功越过十几名侯见的文武官员。拜见张轩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轩与郑成功寒暄过后,张轩径直问道:“南洋情况怎么样?”

        郑成功说道:“各路西夷有合流的迹象。南洋汉人恐怕有万历年间之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轩自然明白,南洋汉人万历年间之祸,到底是什么事情。就是西班牙对汉人的大屠杀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轩心中一紧,心中暗道:“如果真有此事,就是昭武惨案了。”即便是为了后世名声,他也要阻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先前郑鸿逵说,先下手为强,攻台。却不知道闽国公是什么想法?”

        郑成功说道:“以臣浅见,兵贵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而且荷兰正在与其他西夷商议,似乎西夷在故国的战事结束了。他们想要就南洋事务达成协议,一起对抗敌人,但是西夷各国之间矛盾重重,想要达成协议,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。但是时间长了,可就不好说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所以,要在他们协议达成之前,主动与荷兰开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将战事限制于我朝与荷兰人之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轩说道:“也就是说,这一战,虽然是打仗,在寓意在谈,虽然是谈,但寓意在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圣明无过陛下。”郑成功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轩这一次对任命郑成功此战主将的最后一丝怀疑,也没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轩对郑成功的能力从不担心,甚至对郑成功能不能打赢这一战,也从不怀疑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历史上郑成功攻台是南京大败之后,承受了内外交困的压力,是在大失败之后,不得已的举动。

        甚至说,郑成功如果能在福建站稳脚跟的话,未必想起台湾这回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样窘迫的环境之中,郑成功依旧打赢了。而现在的情况,与历史上郑成功的情况是天壤之别。

        即便张轩不调动夏军主力。但是郑成功能调动的人力物力财力,远远比历史上郑成功多了不知道多少倍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情况之下,郑成功打败了,张轩才觉得奇怪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轩所担心的,不是别的,就是郑成功打赢之后,不知道收敛,一心一意南洋扩张势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倒不是南洋有什么硬骨头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时候,西洋人在南洋的势力并不是不可动摇的,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大夏与这些人是彼此需要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东西洋贸易,也是张轩一直想要的财源之一。如果真将西洋人都打跑了,打僵了。江南很多外贸货物,都卖给谁啊?

        最少,张轩没有将精力投放在南洋之前,在这个战略方向,宁可让上一步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退一步说,即便郑氏能够连战连捷,一口气将整个南洋给打了下来,不费大夏中枢一分人力物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对张轩来说,真的是好事吗?

        将来的南洋恐怕是郑家的地盘了。不是张轩要猜忌谁,而弄出这个局面,恐怕南洋与中枢的对立,非一代可以解决了。张轩在的时候,是可以掌控局面的,一旦他去世了,恐怕大夏内部,要先掀起一场南洋之乱不可。

        郑成功明白识趣,就让他放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轩说道:“大木做事,我是放心的,只是朝廷而今的情况,你也是知道的。捉襟肘见,各方东挪西凑,才堪堪支应,这征台之战,所费几何?恐怕户部是拿不出来饷银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郑成功说道:“如果陛下准许,臣愿意带本部人马,不费朝廷一兵一卒,就能攻下台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轩摇摇头说道:“不可,为朝廷做事,怎么能让爱卿出钱。再者料敌从宽,荷兰人能远涉万里到了南洋,也不可小窥了他。准备多准备一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郑成功说道:“陛下之意是?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轩沉吟一会儿,说道:“这样吧,你先将作战计划做出来,他日朕会召集枢密院集议。共同商议此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郑成功说道:“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轩让郑成功回去准备,对吴梅村说道:“将下面的人全部给推了,让姚尚书来见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。”吴梅村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张轩这个命令,吴梅村已

        经习以为常了。这一段时间之内,张轩关注最多的就是户部事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知道多少次,紧急召见姚启圣。

        甚至可以说,张轩就是没有挂名的户部尚书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般来说,张轩的想法,姚启圣都不敢反驳。但是今日姚启圣实在忍不住了。说道:“陛下,对与攻台费用虽然多一点,但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,不如买度牒,或者开捐,实在不行买些爵位。北方那边实在有捐官之例。如此权益之策,实在太损朝廷颜面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姚启圣所说的办法,也是几个临时开源的法门。所谓买度牒,就是买僧道名额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般来说,和尚与道士都是免税的。所以这个名额也很值钱,特别是大夏建立之后,官职紊乱,很多事情都没有来得及管,在僧道上就是如此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大夏朝廷之中,甚至没有专门负责的衙门。毕竟人手紧张,专门的僧录司都空着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多数僧侣拿得度牒,都是前明的。如果清查一遍,令这些大和尚们补办度牒的话,决计能弄出一笔钱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和尚们都是很富有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有开捐。一般来说就是捐监生。说实话,大夏这几年在科举之上建树不丰。因为战乱的缘故,地方上录取秀才的名额不多。虽然早就下令承认前明的功名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获得考试会试资格的人并不多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开捐一些批监生,监生有直接参加会试的资格。也可从中捞一笔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卖一些爵位。

        却是在汉代都有了,低级爵位只需给钱,就能卖。甚至文景之时,卖爵的收入成为朝廷支柱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反正这些低级爵位,不过是虚名而已,在这政治上也没有什么特权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卖官就是清廷为了解决开支想出来的办法。甚至从清廷开始到结束,捐官制度一直都存在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些解决办法,张轩有些是觉得可行,有些是决计不会做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像从和尚手中捞一笔钱,或者卖一批监生名额,这些事情能够做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爵位与官职,是决计不能乱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轩虽然缺钱,但还没有因为缺钱而不顾原则的。在姚启圣看来这低级爵位,根本没有什么用处。但是张轩却不容许败坏军功体系。

        非军功不得封爵。这个原则张轩不想打破。他甚至疑心姚启圣今日说这个,是一种试探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轩深深看了姚启圣一眼,似乎没有从姚启圣脸上看出什么不对,说道:“朕非桀纣之君,名爵乃是治世之本,决不可以金钱来衡量。勿需多言。朕所言国债之事,有何不可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