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中文网 - 历史小说 - 宋煦在线阅读 - 第一百三十九章 对喷

第一百三十九章 对喷

        赵煦洗漱一番,在寝宫里看着书,不多久,孟美人就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穿着薄衫,站在赵煦床前,抿着嘴,神情拘谨。

        赵煦登时会意,拍了拍左侧,道:“没事,关着慈宁殿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高太后在慈宁殿的破口大骂,早就传到了赵煦耳朵里。赵煦的这些作为,高太后是决然不会答应,更不会低头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的赵煦,已经不需要她答应不答应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孟美人应着,拖鞋躺到赵煦边上。

        赵煦放下书,双手抱腹了一阵,道:“你已经搬入了仁明殿,是事实上的皇后了。宫里的事情,你可以管起来了。有什么问题,就吩咐陈皮,童贯去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孟美人聪明,机警,明白赵煦话里的意思了,道:“是,臣妾安排了好,禀明官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赵煦随口嗯了一声,拉起被子躺了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由于政务逐渐增多,赵煦将早上一个时辰的蹴鞠时间,改为了半个时辰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赵煦蹴鞠的时候,章惇与蔡卞,真的在政事堂恭候苏颂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令政事堂里三省的人十分吃惊,窃窃私语。

        苏颂拄着拐杖进来,见政事堂里十多人站在门口恭候他,眉头皱起,盯着前面的章惇与蔡卞。

        ‘新党’与‘旧党’的仇怨甚至可以追溯到仁宗朝,难以分说,几乎没有和解的余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见过相公。”章惇第一个抬手,面无表情的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蔡卞也跟着,继而所有人都行礼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哪是什么迎接啊,明明白白的就是送客。

        苏颂老于宦海,不会被激怒,漠然道:“章相公,蔡相公跟我来,其他人散了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颂不等他们搭话,径直走向他的值房。

        章惇无所畏惧,径直跟着。

        蔡卞则凝神,挥挥手,让众人散开。

        苏颂进了值房,也不坐下,拄着拐,神情漠然又坚定的看着章惇与蔡卞,道:“我会尽力弹压,你们也要控制你们的人,物议必须尽快平息,恢复正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章惇倒是不介意继续乱下去,能让他看清更多的人。他之所以没有出手,无非还是需要时间布置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了,安静下来,更有利于他的布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相公是宰辅,说什么下官自然听什么。”章惇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苏颂是了解章惇脾气的,见他这么隐忍,苍老的脸上冷了一分,道:“我不是吕大防,他惯会用软刀子,我可以一头撞死在紫宸殿上,死谏君王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!”章惇登时双眸怒睁,满腔怒气,头上青筋暴跳!

        要是当朝宰辅撞死在紫宸殿,以死相谏,那必然震惊天下!除了昏君佞臣,谁能全然不顾,继续一如既往行事?

        蔡卞也吓了一跳,这位苏相公还真敢说!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蔡卞转瞬明白,苏颂已退无可退,真的要是逼急了他,真的可能做得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蔡卞真担心章惇的暴脾气压不住,当即道:“章相公昨日已经与一些人谈了谈,应该会控制得住,苏相公放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颂没有理蔡卞,盯着章惇。

        章惇很怒,同样,他不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,转眼就压住怒意,淡淡道:“就按苏相公说的。苏相公,还有别的吩咐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其他的,苏颂已经与赵煦谈过了,拄着拐转身道:“其他的事,我不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章惇抬起手,道:“下官告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蔡卞见章惇这么隐忍,心头越发不安,连忙跟着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苏颂看着他们二人出了他的值房,眉头深深皱起。

        ——越发难以善了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章惇出了政事堂,直奔青瓦房。

        蔡卞在后面追着,道:“章子厚……章惇!”

        章惇脚步依旧不停,面沉如水,双眸厉色跳动。

        蔡卞直到青瓦房才追上,道:“苏相公说的也没错,你到底在生什么气?”

        章惇脸角铁硬,抽搐了下,道:“我没生气。得想办法,让政事堂尽快通过我提议的任命,他曾布既然病了,就不要来了。我再去见见许将,梁焘,杨畏等人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章惇说着,就要往外走。

        蔡卞刚要伸手拉他,外面忽然响起大喝声道:“章子厚,你是老了吗?没牙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子厚,章惇的字。

        蔡卞脸色微变,什么人在这里公然叫喊,章惇可正在气头上!

        章惇脸角僵硬,站在门口,看着一众人拦不住,冲过来的人,一抬手,放他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人章惇认识,当年就弹劾过他,尚书省右司郎中,窦麒。

        窦麟大步走过来,站到章惇身前,近乎贴脸了,怒声道:“章子厚,我问你,我弹劾苏颂的奏本,你为什么压着!?”

        章惇眼角抽了下,内心怒火熊熊,冷眼看着窦麟。

        蔡卞站出来,神色威严,道:“窦郎中,你的奏本是我压的,牵强附会,恶意攻讦,本官还没找你,你还敢找到这!”

        窦麟冷哼一声,道:“我牵强什么了?苏颂难道不是吕大防举荐接任枢密使的吗?在他的任内发生环庆路军饷失踪案,他不应该负责吗?另外,那韩忠彦不是与吕大防一丘之貉吗?韩忠彦在的时候,与苏颂整日形影不离,秘密私语,擅权禀国,着实恶贯满盈,我有哪里说错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沈琦已经赶过来,听着窦麟的话,差点没一跟头摔倒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窦麟在司马光时候就奋力弹劾章惇等‘新党’,极其卖力。在问罪吕大防时候,为吕大防辩驳是最为卖力,怎么现在反而追究起吕大防有没有同党来了?

        甚至跑到宫里来大闹?

        蔡卞神色微沉,现在福宁殿的官家与他们青瓦房已经达成共识,那就是不再继续扩大,要是将韩忠彦牵扯进来,那就不是一般的诛连了!

        韩忠彦是韩琦之子,韩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,韩忠彦也曾位列枢密使,真要追究韩家,只怕朝野还得炸锅一次。

        蔡卞沉着脸,刚要说话,章惇却抬起手,阻止了他,看着窦麟,道:“你拿出证据来,我带着你,去陛下当面,只要你有证据,我拼了命也说服官家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匹夫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匹夫!”

        窦麟不等章惇说完,顿时跳脚大叫,道:“章子厚,你是老了吗?当初你大骂司马光谈证据了吗?你抨击吕公著是拉到神宗面前的吗?你是老了吗?怕了吗?缩头缩尾,简直像个乌龟!”

        青瓦房门前的一大群人,神色大变,噤若寒蝉!

        这窦麟疯了,居然这样公然骂出这样的话!要知道,章惇前不久还当街处死了开封府巡检司巡检。

        沈琦等一干向来怵章惇,见他面沉如水,剑眉一直在颤,心里暗惊。

        蔡卞也没想到,这窦麟这么大胆,当即喝道:“来人,将他送回政事堂,再敢胡言乱语,将他关起来!”

        迅速有差役冲过来,要控制窦麟。

        窦麟大怒,冲着章惇喷口水,大骂道:“苏颂一日不除,天下不安,章子厚,你要是不敢,就不要蹲着茅坑不拉水,赶紧走人吧,羞煞天下人!”

        差役拖着窦麟,快速向政事堂返回。

        沈琦面上僵硬,见窦麟被拉走,松口气,来到章惇面前,抬手道:“章相公,此人失心疯,不必理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蔡卞担心章惇气急乱来,道:“这窦麟明显是受人指使,故意来激怒你,沉住心,不要上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章惇面无表情,声音异乎寻常的平静,道:“受人指使是必然,他这字字句句看似冲着苏颂,实则又指向韩忠彦,韩忠彦一个致仕的枢密使有什么好针对的?还不是冲着李清臣去的,冲着我们来的!”

        蔡卞听着章惇的话,脸露惊色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惊讶于章惇这个时候居然还能保持冷静,思维缜密,二来也吃惊于章惇话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真像章惇说的,这窦麟身后的人,是给他们挖了一个大坑啊!

        李清臣是韩琦的侄女婿,称呼韩忠彦为‘兄’,冲着苏颂去,目标是韩忠彦,牵累李清臣,再拉出他们,真到了那个时候,他们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!

        环环相扣,这个手段可真不简单!

        沈琦听得也是暗自心惊,这样的权力争夺,稍不小心,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!

        蔡卞见章惇冷静,就没那么多担忧了,沉吟着,道:“你打算怎么做?”

        章惇双眼幽深,冷漠,语气波澜不惊的道:“不怎么办,他们既然愿意跳,就让他们跳个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沈琦听着,心里狠狠打了个冷战。

        眼前这位章相公可不是好相与的,这样被指着鼻子骂乌龟还能忍,还能平静,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!

        蔡卞早就预感到章惇在预谋着什么,现在更加确定了,道:“此事,应该禀报官家知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章惇道:“不用事事劳烦陛下,朝臣该有朝臣担当,继续做事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着,他就真的转身回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沈琦不敢跟进去,站在门外。

        蔡卞思索片刻,看向沈琦,道:“你去转告苏相公,请他管一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沈琦连忙点头,急急的应声回转政事堂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,蹴鞠的赵煦,已经将青瓦房前发生的事情听了个清楚。

        赵煦擦着汗,看向政事堂方向,脸上微笑着。

        童贯低着头,道:“官家,据说,政事堂那边,将窦麟当做了英雄,纷纷嚷着要效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效仿?”

        赵煦看了眼童贯一眼,哼了一声,道:“他们还真是闲,这么有空对我选的相公指手画脚,那朕就找点事情给他们做。传旨,三省政务停滞,朝臣搪塞,严重阻碍政事运转,命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员,讨论其中得失,上书言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