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中文网 - 历史小说 - 大秦请回答,崩坏的战国七雄!在线阅读 - 第十章 改革大齐,从种土豆开始!

第十章 改革大齐,从种土豆开始!

        “害,袁先生怎有这般想法,若是想做口粮,怎能生吃?”

        君王后吩咐道:“来人,命御膳房按照哀家昨日做的步骤,再做一份盐焗土豆上来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喏!”侍从领命而出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一会儿功夫,侍从就端着几大颗热气腾腾的盐焗土豆。

        谁知这农家魁首竟然还真不客气,不分君臣之别,直接当场尝了起来!

        吃着吃着,不知怎的,这位农家魁首的眼眶竟然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苍生黎民何其幸也,可得此神物,味虽平平,食之却极为饱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袁平不愧是农家魁首,一下子便判断出土豆的巨大好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敢问太后,此物,真的能够亩产三百斤?”

        君王后广招天下农家门徒,意欲在齐国大力推广培育土豆,打出的招牌便是推广亩产三百斤的神物仙种。

        农家的主张便是播百谷,劝农桑,以此使百姓丰衣足食。

        就是这亩产三百斤,把农家魁首给匡到了齐国临淄。
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,此时的田地稻谷亩产平均不过一百三十斤!
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也不知道是怎么谣传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公告上本来明明只是亩产三白斤,结果传着传着,传到赵国邯郸的小说家嘴里,便是亩产几万斤!

        排在第一的赵括,已经被小说家捧杀得快要自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旁的的小田依感觉好奇,心想:“难道说,这盐焗土豆,竟然比炸薯片,炸薯条还好吃吗?这位老爷爷都好吃哭了嘞!”

        她伸出小手,偷偷摸摸的从盘子里顺了一小颗,嗷呜咬下一大口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快,她就后悔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呸,好难吃!

        除了咸和软,一点味道都没有!

        这位老爷爷是被难吃哭的吧!

        但是生来丰衣足食的长公主田依并不知道,在黎民百姓眼里,有的吃,能吃饱,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,还挑剔好不好吃?

        “袁先生,有一件事需要说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何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其实这土豆的亩产……不是三百斤。”君王后忽然开口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听见君王后这么说,农家魁首顿了顿,面容稍许黯淡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也对,太后为了招揽天下英才,稍微夸张些也是情理之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农家魁首提起精神:“敢问太后,这神物土豆亩产可有两百五十斤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若是两百五十斤,亦可救苍生黎民于水火!”

        君王后没有回答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难道说,这神物亩产只有二百斤?”

        看见君王后笑而不语,农家魁首咬了咬牙,道:“罢了,亩产二百斤亦可,起码比稻谷要多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谁知君王后莞尔一笑,倾国倾城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袁先生多虑了,哀家说的没有三百斤,不是说报多了,而是怕引起他人图谋,故意报少的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,故意报少?”

        农家魁首大喜,眼睛一下子就亮了:“太后的意思是说,这神物土豆的亩产不止三百斤?”

        君王后微微点头,扔下一颗重磅炸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错,亩产,三千斤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,三千斤!”

        轰隆隆!

        农家魁首犹如听闻晴天霹雳,在耳边炸响!

        亩产三千斤,这是什么概念?

        若是能将其推广于平民百姓中,将能救活多少挨饿而死的人!

        “太后莫要说笑,若这神物真的亩产三千斤,不,不用亩产三千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农家魁首激动道:“只需亩产一千五百斤,老夫便有自信带领农家门徒,于三年之内,让大齐的土地上,再无饥饿发生!”

        自始至终,农家魁首也没有因为自己面前的是大齐王太后而谄媚半句。

        仿佛在他眼中,除了播百谷,劝农桑,除了百姓生计,其他任何事都无足挂齿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哀家得仙人所赐,怎会欺骗魁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见农家魁首这么说,君王后反问道:“听袁先生的意思,这是答应哀家愿意替我大齐效力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于苍生黎民、丰衣足食有益者,农家门徒甘愿赴汤蹈火,万死而不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农家魁首躬身俯首,郑重道:“袁平,愿为大齐效力!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就在君王后为了怎么蛊惑农家魁首留在大齐的时候,咸阳城里的武安君白起,也没有闲着。

        数数日子,上次没答完的题,好像就是今天要去回答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老师,您觉得王老将军能够打败廉颇,赢得这场战争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武安君府内,一白袍小将略显担心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数月前,代表大秦出征长平的,正是经历三代秦王的秦国宿将,王龁王老将军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他的对手却是六国中成名已久的赵国名将,廉颇。

        不是白袍小将不自信,而是廉颇的名声太大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战已经僵持数月,以王龁王老将军的实力,恐怕很难战胜。

        看着面前代表上党、长平一带的军事沙盘,武安君白起微微摇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廉颇素以沉稳著称,这场战,即便是我,也不好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会,老师乃是我大秦武安君,难道连您也打不过他廉颇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白袍小将身为白起的关门弟子,对白起有无比盲目的崇拜,此时听闻此言,无比惆怅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翦儿,身为我的弟子你理应明白,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道,讲究的是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白起似是教诲,摇头笑道:“更何况老夫也不是万能的,数十万大军,粮草辎重战线极长。若是廉颇老儿坚壁清野,拒不出战,熬他个三年五载,赵国不伤分毫便可大获全胜,天时地利人和都让他占尽,我大秦又怎么能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按照老师这么分析,廉颇廉老将军成名已久,定会用这个法子。”白袍小将小脸皱成苦瓜:“那这一战,我大秦必败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也不尽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白起捋了捋花白的胡须,笑道:“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攻城之法,乃不得已而为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若是换做老夫与那廉颇对战,固然坚壁清野是廉颇最好的应对之法,可廉颇能想到的,老夫又岂会随他的愿?不战而屈人之兵,攻城为下,攻心为上,这才是胜仗的打法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原来这白袍小将,正是白起的亲传弟子,王翦!

        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。

        不战而屈人之兵,攻城为下,攻心为上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听了老师的话,王翦眼前一亮,恍然大悟!

        “原来如此!老师,您的意思是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白袍小将还想问些什么,天空中却猛地传来一声惊雷!

        惊雷之下,白起忽然就晕了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老师,老师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您这是怎么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快来人啊,老师又晕过去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