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中文网 - 历史小说 - 历代王朝更迭在线阅读 - 第153章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

第153章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

        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,孙仲谋处。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,雨打风吹去。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

        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,烽火扬州路。可堪回首,佛狸祠下,一片神鸦社鼓。凭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

        ——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
        辛弃疾报国无门,空有一腔热血,却因为政府的无能而只能黯然感叹,他知道,并非前不见来者,自己并不是孤独的。当年的孙仲谋,谈笑间樯橹灰飞,是何等的快意恩仇,可是历史上不如意者十之八九,昔日的廉颇虽然名重一时,不也是经常为赵王所猜忌,为馋臣所不容?

        不久之前,就因为秦国的反间计,让廉颇被赵括所代替,最终长平兵败;而现在,赵国已经走投无路了,赵王只能继续信任廉颇。可是一旦危急过后,廉颇的命运又会怎么样呢?

        其实,在此之前,廉颇便深刻地感受到,什么叫做世态炎凉,人心不古。就在廉颇被免职之后,便闲置在家无所作为,门客们见廉颇已经失去了势力,便一个个争相离开,甚至都没有几个人多看廉颇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长平之战后,廉颇重新受到大王的器重,被任命为三军主将,而又恰在此时,曾经离开自己的那些人,都纷纷回到了身边。廉颇心想,这些人都是趋炎附势之辈,没有几个人是真正地忠心于自己的,与其养一群随时可能反戈一击的不忠之人,倒不如独自一个人清净。所以廉颇直接拒绝了他们的要求,并让他们自谋出路。

        更让廉颇咋舌的是,这门客不但不以自己的行为为耻,还振振有词地对廉颇说,在当时那种大浪淘沙的时代,门客离开或者回来,都是依据主人的财势而决定的,那应该是很平常的事情。就如同买卖一般,一个人有钱有势,有志大展宏图的人自然会甘心归附,一个人如果无钱无势,即使是一般的人才,也知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,自然要离开。如此明白清楚的道理,大家都心照不宣,无须互相埋怨。

        廉颇没有再说什么,他知道凭借自己的一人之力,无论如何也难以改变世人早已形成的价值观念。门客尚且如此,那么君王呢?或许有一天,在自己无用的时候,君王也会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。纵使自己还能堪大用,但是如果君主找到了可以更好的取代自己的人,自己的下场又会如何呢?

        廉颇不敢想,因为该来的总是要来,担心也没有用。廉颇只能用尽全力,保全赵国的大好河山。

        公元前247年,秦王嬴政登基即位,两年之后,一直重用廉颇的赵孝成王死去,其子赵悼襄王顺势即位。赵悼襄王生年不详,卒于公元前236年,嬴姓,赵氏,名偃。本来,赵孝成王的位子,应该由尚在秦国做质子的太子即位,但是在大臣郭开的帮助下,赵偃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赵国君主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做法当然会引起许多太子派系和忠君派系的反对,廉颇便被认为是赵孝成王派系的一员。

        说起赵悼襄王,还得从他的谥号说起。其中有个悼念的悼字,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解释的:首先,恐惧从处曰悼;其次年中早夭曰悼;最后,肆行劳祀曰悼。而襄字则有两种解释:辟地有德曰襄,甲胄有劳曰襄。这就表明,赵悼襄王壮志未酬身先死,而且还喜好战争,希望通过战争能够重塑当年赵国的强盛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赵悼襄王是有实现其

    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        理想的主观条件的,他虽然即位比秦王晚了两年时间,但是他并不和秦始皇一样,做了长达8年时间的傀儡君主。因为在他即位之初,便大肆打击权臣,集中全国权力于一身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廉颇就是赵悼襄王的首要打击对象。

        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,就在赵国的国力得以恢复,廉颇也下定决心辅佐君王,准备重现赵国的辉煌之时,奸臣郭开出现了。郭开是赵悼襄王身边的红人,早在他还没有登基即位之时,郭开就是他身边的亲信。但是此人却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才能,只是擅长溜须拍马,是个十足的小人。廉颇的性子就如同白起一般:直来直往,疾恶如仇。二人同朝为官,结仇生怨也就成了在所难免的事情。甚至有一次赵王召开宴会,廉颇当着众人的面,指责郭开的不是,由此埋下了一条祸根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来在长平之战中,秦国使了范雎的反间计,言及廉颇与秦私通,消极避战,秦国惧怕的不是廉颇,而是赵奢之子赵括。于是,赵王便准备使用赵括换下廉颇。纵使蔺相如和赵括之母都苦苦劝谏,赵王就是不听。究其原因,除了赵王专横跋扈,独断专行之外,郭开的谗言也是赵王做出这等误国误民的决定的重要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历来奸臣和昏君总是相伴而生,相辅相成的。故《商君书·修权》中说道:“君好法,则端直之士在前;君好言,则毁誉之臣在侧。”正是由于赵王的昏庸无能,任用奸佞,才让郭开等人有了可乘之机。

        前人之事后人之师,白起一生,几乎所向无敌,却最终败在了范雎的一番言语之上。今日的廉颇,何尝不是面对这种危局?这当然不能全然将责任都归给那些馋臣谗言,如果君王能够明人克己,不嫉贤妒能,馋臣又怎么能够轻易地陷害得了忠臣良将呢?廉颇自赵惠文王开始,紧接着辅助赵孝成王,到现在的赵悼襄王,可谓三朝元老。即使再怎么愚钝,也知道自己位高权重、木秀于林,赵王可能会对其生出戒心和嫌隙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果然,赵悼襄王一即位,便更加重用郭开,廉颇很自然地就陷入了君王惧、佞臣恨,朝不保夕的危难环境之中。不久,赵悼襄王便听信了郭开的劝谏,解除了廉颇的军事权力,革除了他的一切官职,以乐乘代替廉颇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时,还派遣使者,要求廉颇回到邯郸待命。廉颇自然知道,自己只要一回去,就很有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。义愤之下,廉颇遂率领大军攻击乐乘,赵军人人敬仰廉颇,见主将受辱自然不甘心,于是便产生了同仇敌忾之心。不久,乐乘便支撑不下去了,只能逃回邯郸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此刻,摆在廉颇面前的,有两条路:要么起兵闹事,另立新主;要么改朝换代,自立为王。廉颇能征善战,威震诸侯,对他而言,要成就君王大业实在是易如反掌。但他一不另立新主,二不自立为王,最终选择了“奔魏大梁”。这又是什么原因呢?

        其实,在此之前,便有乐毅奔赵国的先例,廉颇去魏国,就是为了让赵王能够觉醒。当初乐毅是燕国的名将,曾经率领大军大败东方强国齐国,可惜后来燕国新王即位,对其心生嫌隙,迫使乐毅投奔赵国。后来齐国田单大败燕军,燕国国势危急,最终只能遣使来赵,请乐毅重新出山。

        廉颇就是想通过此举,让赵王能够好好反省自己的过失,继而重新启用自己。只可惜,“用贤如转石,去佞如拔山”(《宋史·刘黻传》),任用贤才,就像转石头一样容易,铲除佞人,却像搬山一样艰难。赵悼襄王刚愎自用,怎

    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        么可能感受得到廉颇的一片良苦用心呢?

        当时廉颇完全可以去比魏国更加强盛的齐国,或者去军事力量较强的燕国,何以会选择被白起打得一蹶不振的魏国呢?由此可见,廉颇其实是想通过魏国来抗击秦军,所以廉颇最终投向了魏国的怀抱。

        魏王也素闻廉颇的贤能,同时也知道,廉颇身在曹营心在汉,不可能为魏国全力卖命,所以当廉颇到了大梁之后,魏王并没有重用他。廉颇对这一切,也并不在乎。他所看重的,是有朝一日,赵王真正能够醒悟过来。眼下赵国国势日衰,秦国也屡次围攻赵国,相信不久之后,赵国求援的人就会到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出廉颇所料,那个求援的人就是宦官唐玖。

        此人和郭开可谓蛇鼠一窝,本身就是一个嫉贤妒能的人,加之在此之前,郭开便暗中给他送了许多的钱财,让他回来之后,向赵王说廉颇的坏话。恐怕廉颇的希望要落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赵王的授意下,唐玖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,星夜兼程来到大梁,以慰问廉颇。实际上是看看廉颇还能否担当大任。廉颇做了那么多年的相国,对于赵王的这点举动的意图自是十分清楚,于是,廉颇便在唐玖的面前,山吞海吃了一顿。据历史记载,当时廉颇为了显示自己老当益壮,竟然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和十斤肉。吃饭过后,竟然顾不得上茅厕而直接披挂上马,挥刀自如,其英明神武可是一点不减当年,廉颇就是要唐玖给赵王传达一个信息:自己能吃能喝,身体特好,沙场之上依旧所向无敌,希望大王能够重新启用自己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,就在廉颇暗自庆幸,自己还心有余力,大王就找到了自己的时候,唐玖却在郭开的名利引诱下,向赵王如实说了廉颇能够一顿吃一斗米、十斤肉的情况,甚至还有意加深了赵王对廉颇的认识:廉颇和唐玖在一起,不多时间便上了三次茅厕,可见其新陈代谢功能的强大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赵王不这么认为,一个人上战场,就是要有忍的功夫,廉颇连大小便都难以制止,频繁发生,教赵王如何能够安心将国家军队交付给廉颇呢?于是,廉颇失去了扶持赵国的最后一次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廉颇并没有就此失望,就在赵王决意不用廉颇的同时,楚王悄悄地将廉颇迎到了楚国,并封其为大将,以图通过廉颇能够使得楚国的军事力量重新强大起来。廉颇也希望能够借助楚国的军力,策应赵军对秦军的行动,以减轻赵国的军事压力。只可惜自楚国迁都之后,楚军便人才凋零、士气低落,廉颇初来乍到,他们自然不服,最终廉颇只能无功而失望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此刻,没有人能够明白廉颇的心思,他的心中无时不想着能够为赵国的子民做一些事情,能够为赵军抗秦承担重任,只可惜报国无门,只能叹息:“我思用赵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满怀忧国忧民之心的廉颇,最终因为报国无门而只能客死他乡,公元前241年,这位支撑赵国数十年军事的元老,终于在楚国的寿春闭上了眼睛。

        廉颇身为战国名将之一,一生征战无数,几乎未尝一败,攻城略地,收徒抗敌,为时人所敬仰;为人则古道热肠、仗义执言,一旦自己有错,则知错就改,心胸坦荡,为后人所拜服。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这样评价廉颇:“廉颇一身用与不用,实为赵国存亡所系。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。”恰如其分地论述了廉颇之于赵国的兴衰荣辱,更说明了战国时代,人才才是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根本所在。

    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    /104/104501/28130982.html